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五育并举”实施路径,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我校文化基础课部自十月份以来,带领8个教学班,积极探索劳动课程从教室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全新发展模式。
让学生从教室走向校园,强调学生直接体验与亲自参与,注重动手实践与手脑并用,秉持“知行合一”理念,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的新模式,以激发学生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蜡笔画的形式记录校园中的劳动瞬间,开展“岁寒冬又至,其乐融融包饺子”的户外主题实践课堂,实现“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的新型课堂模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励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勤奋和努力。
文化基础课部教师带领相关班级学生来到周口市消防支队宣教中心和南开发区消防大队,让学生们了解消防员们的日常生活,切身体验消防员们的辛苦付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劳动中的每一种体验都是成长的印记。劳动让我们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也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立的品质、勤俭节约的美德和健康的人格。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新的要求,我院将继续推进劳动教育改革,勇于探索并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实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让劳动成为学生成长旅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